水产养殖学
卓越一拔尖”计划 2.0 和“以本为本,四个回归—全面振兴本科建设”等教育革新战略方针,制定了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及培养案。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、文化素养,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健康的身心素质,能够较为系统扎实地掌握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专门人才。能在科研、教育、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、教学、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、管理、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、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;培养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,具有创新能力、领军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卓越农林人才。
二、专业核心课程
包括基础课程,普通动物学,普通生态学,水生生物学,水产养殖水化学,鱼类学,遗传学,水产生物育种学,生物饵料培养,水产动物增养殖学,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,水产动物疾病学,微生物学,设施渔业工程学,渔业法规与渔业管理,生物信息学,观赏水族与造景,分子生物学,基因工程,供应链管理,野外标本采集,生产实习/集训等。引入“慕课”、“微课”,创设“反转式课堂”,开展虚拟仿真等实验教学建设。形成集环境、材料结构、养殖工程、饵料营养、育种、病害、信息、机电和自动化等学科为一体的现代水产教学课程体系。
三、创新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模式
采取“一本招生,择优录取”的原则,实行“3+1+2 贯通式”培养模式。人才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,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,培养学生精通学科前沿技术,具备国际化视野。为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,本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已增至 30 余项。为培养爱水产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业人才领航。
实验教学条件优良 梅山校区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室面积 8800 平方米,实验教学仪器设备 3365 件,总计 4421 多万元,拥有国家级省级水产养殖实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, 实 行 网 络 化 的 实 验 教 学 和 管 理 。 中 心 网 站(http://aqlab.nbu.edu.cn)设有实验教学、设备与环境、实验室开放、体制与管理等栏目。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具备了良好的软、硬件条件。科研条件优越 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中心、梅山海洋学院南楼和北楼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,为学生申请开放实验及生物科学竞赛、新苗项目和 SRIP 等学生科研的开展提供条件。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多来自教师科研项目,学生科研经费来源有保障。实习与实训条件完备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、省市级校外“水产养殖专业实践基地”30 余家,供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。
五、优势与特色
水产养殖学专业已累计为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 2000 余名、研究生 400 余名。我省水产养殖行业的科技人才大部分为本专业培养,许多毕业生成为国内、省内各级水产行政及科研单位的主要骨干及部门的领导,或成为地方水产苗种生产和养殖经营企业的技术能手和负责人。水产养殖学专业现设“水产增养殖”、“环境与病害”、“营养与饲料”三个专业方向模块,本科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结合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方向。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点,2021 年招收“水产动物苗种繁育”、“藻类与饵料培养”、“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”及“增养殖环境保护与修复”4 个方向的研究生 59 名。水产养殖学专业浙江籍学生可申请免学费。93 届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李洲先生捐助设立了宁波大学“百盈奖助学金”,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良、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本科生。每学年评奖一次,奖励 50 名学生,每名金额为 3000 元人民币,其中水产养殖专业学生获奖比例较高。另外,学院设立学生助研岗位,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平台,也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,解决部分生活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