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BLOG

成人高考心得:30年从“补学历”到终身学习

发布时间: 2012-06-05 访问量:[]

      1980年,26岁的北京土产公司宣教科干部刘一达,得知成人高考恢复的消息后,在同事鼓励下报考了北京红旗业余大学,现在,刘一达已是知名的“京味作家”;2008年,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的王丹枫,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。今年,和王丹枫一起走进成人高考考场的已达302万人。
 
  30年来,在一批批和刘一达、王丹枫一样的考生选择成人高考圆大学梦想的同时,成人高考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、提高国民素质、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从当初单位推荐到现在自由报考,从最初的现场报名到现在各环节网上操作,从原始的手工评卷到全部网上评卷……成人高考的变革进程,反映出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时代的发展进步。
 
  从单位推荐到自主选择
 
  成人高考实行初期,因为当时教育资源紧张,报考者要出具单位介绍信才能报名。红旗业余大学校长米淑兰回忆,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,考生才可自由报考,带有时代标记的单位介绍信退出成考历史。
 
  当时的成人高校以行业类学校为主,招生时也着眼系统内部,在一些特殊行业,普通考生更是难以报考。报名时,考生凭单位介绍信领报名表,交回的报名表上要有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公章。如果不是在单位中表现较好的骨干员工,很难有上成人高校的机会。考生获得单位同意考入成人高校后,单位还能为其报销学费。
 
  最初,报考成人高考还对考生有工龄限制。随着时代发展,这项限制逐渐被取消。以北京市为例,1996年,报考脱产班的考生工龄由学校主管部门确定,报考非师范类专升本要有2年以上工龄;1997年,报考师范类专升本脱产班的教师要有3年以上教龄;1999年,只有报考专升本的考生还有2年以上工龄要求;2001年,不再对各类、各层次报考者的工龄提出要求。
 
  北京大学成教院院长李国斌说,成人高考最初是为解决在职人员急需提高科学文化水平、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又相对不足的矛盾而设立的国家级升学考试。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,成人高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来的初衷,发展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为我国建立成人教育制度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。


收藏 ] [ ]  [ 关闭 ]  [ 打印 ]
同类新闻
相关新闻